经典书库>金融经济>经济类>认识经济论>第六章 经济学与探索方法论

《认识经济论》第六章 经济学与探索方法论

经济类作品

  提要

  (1) 我们的认识方法有许多令人困惑的地方,本章举了一些有趣的例 子 说明经济报偿可以解释其它方法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。

  (2)具ti地说,它们解释了(以翰普尔 的乌鸦悖谬为例)在科学中,逻辑上等价的陈述作用可能不一样。

  (3)当人们从经济角度看问 题时,纳尔逊·古德曼著名的归纳之谜就不再令人困惑。

  (4)波普尔提出了通用xing在科学中 的作用问题,这一问题也可以从经济角度加以解释。

  (5)和(6)科学推理中的奇异向xing(novel ty tropism)和对称的作用也可以从经济上加以解释。

  (7) 凯尼斯(j.m.keynes)提出的难题:在信息不完整时就决定,还是等到获得更多的信息后再做决定?这个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用经济方法加以解决。

  (8)经过认真的分析,只有依赖经济基础才能透彻的理解和解释科学实 践的方法和程序原则。

  引 言

  本章举了一些例子,说明从经济角度看问题有助于解释探索理论,还对一些例子做了分析,说明认识论问题可以根据经济报偿论来解释。

  翰普尔的乌鸦悖谬

  自从卡尔·g·翰普尔于1946年首次提出所谓乌鸦悖谬的归纳逻辑难题以来,人们已经发表 了相当多的评论。

  这个问题起源于对演绎逻辑的思考。 有一个形式逻辑陈述: 所有的x都是y,(根据对比原则)其逻辑上的对应陈述是:所有的非y都是非x,例如,所有的乌鸦(r)都是黑的(b),从逻辑上讲,可与之相互推导的陈述是:所有不是黑se的物ti(non-b)都不是乌鸦(non-r)。但是,逻辑法则中的前项,即乌鸦,与后项,比如一只网球鞋,可能完全不同,所以,任何人都不会认为它能说明“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” 这 一陈述。问题是,为什么在演绎逻辑中等价的陈述,在归纳逻辑中却不等价? 为什么人们只接受黑乌鸦,却不接受网球鞋?逻辑上等 价的概括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?

  这种情况可以用图3来表示。空框(2)是既可以由rs=〔(2)+(3)〕所决定,也可以由non-bs=〔(1)+(2)〕所决定的,因为只有空框(3)满足rs=〔(2)+(3)〕的条件,只有空框(1)满足non-bs的条件。无论用哪种方式,我们都可以简单地确定空框(2) 。但理论上,我们没有什么充足的理由说哪种方式比另一种方式优越。那么,从归纳法的角度看,为什么两种方法差距如此之大?

  答案并不难找。问题在于两种方法在经济上有很大差异。我们用一种自然的方法(通过rs)审视rs=〔(2)+(3)〕,检查它们的颜se。然后,用一种不太正规的方法(通过non-b)审视non-b=〔(1)+(2)〕检查它们的类别。我们设想它们有这样一种数量结构:

  1rs的数量大约是108

  2non-bs的数量大约是1040

  3寻找一个r的平均成本大约是1美元

  4找到一个non-b的平均成本大约是1美分(0.01美元)

  5确定某一个r是不是黑se的成本大约是1美分(001美元)

  6确定某一个non-b是不是乌鸦的成本大约是1美分(001美元)图3 乌鸦悖谬示意图

  (译者注: 我怀疑原著中有印刷错误或疏露。图中的(1),(2),(3),(4)和两个园框分别代表什么?原著丝毫未提。于是,我们无法读懂图3及上面的文字。)

  这些数字准确与否并不重要, 尤其是第2项的数字准确与否并不重要。像埃丁顿那样估算宇宙有多少分子没有什么用chu。就现在的目的而言,我们只要知道需要确定的数字相当大即可 。

  我们进一步假设有足够多的乌鸦x, 并从中抽取vx个样本(其结果精确与否并不重要,不必为此而争议)。于是,我们面临着两种行为方法,第一种方法是找到一定数量的乌鸦,查 验它们是不是黑se的。

  成本:104×$1.00=$10,000。

  第二种方法是找到足够数量的不是黑se的物ti,然后查验它们是不是乌鸦。

  成本:1020×$0.01=$1×1017。

  成本差异十分巨大。 只要我们把查验过程考虑进来,再考虑一下经 济问题,就会发现,两种方法的经济差异极大。这种差异把黑se乌鸦和白se球鞋放在完全不同的层次上。毫无疑问,在一定程度上黑se乌鸦与白se球鞋都与陈述的整ti条件相符。但是,它们的意义与价值却大不一样。假如有人给我们一只经过确认的乌鸦,在全部需要检验的证据中,他的贡献可占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。如果他给我们一只经过确认的白se球鞋,由于(既不是黑se的也不是乌鸦的)物ti数量巨大,他的贡献就微乎其微。第一种自然的方法要便宜得多,用这种方法,费用会大大缩减,验证或不验证一定数量的黑乌鸦,会产生大量的利润。作为一种归纳策略,依靠第一种自然的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成本效应。 充分考虑经济问 题会产生良好的作用。我们再假定要考察物tix是否具有f属xing,但又不能直接解决这一问题,x等于f吗?也就是说,我们必须参照其它属xing,比如g或h,才能确定x的身份,因为我们知道g和h与f有 关系。再假定我们已经知道物ti的属xing是按下述情况分布的:(表略)

  那么,只要我们知道了x具有g 的身份,就知 道了十分有用的情况:如果某物ti缺少g, 它就可能是f;如果它不缺少,就不是f。但是,如果我们知道了x的h身份,情况就没有多少变化,因为不论知道什么,具有h属xing的的物ti不一定就是f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最好通过g而非h来了解x的身份。

  正如“二十个问题的游戏”所表明的那样,调查是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,而组成问题系列的方法则分为有效与无效两种。通过理xing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资源耗费过程,在组成问题系列(在调查过程中)时,肯定要出现成本效应问题,调查方案只有通过问题系列才能进行。总的说来,只有通过对经济报偿的理智思考,而非根据一般的抽象原则,才能制定出有效 的探索方案。

  古德曼的se彩悖谬

  我们再从经济角度从新考察一下纳尔逊·古德曼(nelson goodman)设计的著名的归纳……

认识经济论第六章 经济学与探索方法论未完,请进入下一小节继续阅读..

▷ 阅读第六章 经济学与探索方法论第2小节